专业研修
做围绕“原子核”不停运转的“电子”
发布日期:2020-08-21 浏览次数:1388
--记我校顾军老师参加合肥市初中化学种子教师集中培训
2020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暑期,我们在塞纳河畔参加了合肥市教育局组织的初中化学种子教师集中培训。8月13号,我们有幸聆听了江苏扬州名师鲁向阳老师的《剖析典型课例,促进深度学习》和江苏南京名师杨剑春老师的《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探索》的报告。听完报告,我感觉我和他们都像是一个个电子,而学生就像是原子核,我们这些电子在围绕原子核不停的运动。我们都希望学生一听我们的课就两眼发光——来电!那么,如何使自己来电呢?这次集中培训就是很好的充电过程。
8月13号上午是扬州市梅岭中学校长、扬州市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鲁向阳老师带来的《剖析典型课例,促进深度学习》报告。鲁老师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深度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构建能力、高阶思维,需要培养基于证据的推理能力;深度学习并不排斥浅层学习,倡导情境教学,需要教师的示范和方法指导,倡导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需要设计高质量多样性的学习活动,设计要强调逻辑关系等。
鲁老师通过丰富的课例给我们诠释了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特点,课例中各种精妙的课堂设计,设计中的各种微课、小视频引起大家的共鸣,我们感叹原来初中的某些课题还可以这样上!鲁老师还为我们列举了很多鲜活的、生动的、实用的课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鲁老师的课,我们收获满满,也对今后的教学充满信心!
下午,由南京市教研室信息中心主任杨剑春老师带来《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探索》的报告。杨老师认为新时代的教研要强调学以致用,教师的学习可以概括为输入新理念、新知识、新案例、新经验,要将育人理念融入血液,化成行为。并且指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让学科教育“回家”。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课标要求和学业评价标准,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建设基于证据的课堂文化,建立充满生命活力的化学课堂。听完杨老师的课,使我们真正体会到教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为之奋斗。
也许我们没有“名师”的光环,但我们也是“原子”中不可缺少的“电子”。我们相信,经过今天的学习,今后我们的课堂也会熠熠生辉!
供稿:顾军 审核:丁家海
- 上一篇:做一名有“心”的班主任
- 下一篇:2020年度合肥市初中物理种子教师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