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研修
感于心 践于行
发布日期:2020-08-28 浏览次数:1815
———记2020年暑期合肥新站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心得
2020年8月19日,在新站区社会事业局的组织领导下,我参加了为期五天的新站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学员共有49位,多半是来自各校校长级和区教研员级的骨干教师,参与其中,满满的压力感。于是每一场讲座我都把腰杆挺的直直,认真听课,一丝不苟记重点。下面我就以时间为轴,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一下这几天的学习之旅。
20日上午8:30,新站区社会事业局朱含平、薛友才主持人开班典礼,在典礼上,来自浙江省的优秀教研员、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吕虹老师致开班词,说培训是一种验证、一种匡正、一种调整,三言两语解读了培训的意义与价值。接下来进行的是吕虹老师的讲座:《课程建设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路径》。一上午的时间吕虹老师带领我们了解和感受了很多优秀的特色课程,比如:家政特色课程,中医药特色课程,茶文化特色课程,诗意课程等等,让在座的每位老师眼前一亮,同时更是让我们感受到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对师、对生的锻炼与培养的意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可促进学校特色形成。
下午2:30,来自合肥师范学院的陆学莉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教育研究课题化探讨》,陆教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读教育研究工作中的三个问题:①教育研究,对我们究竟有何用,②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课题申报探讨,③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课题研究实施策略。原来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可以上升为课题,但是不能远离自己的困惑与问题,不能离开学校课堂、教师、学生的实际需要。
21日上午,来自六安千人桥中学特级教师王克胜老师开始了他的《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变革与创新》,王老师从教育为什么要变革与创新,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未来教育的新方向——智慧教育,教师必备的信息技术专业本领这四个方面,让我们对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变革与创新,以及作为当代教师,在网络多媒体这个大环境下,充分利用多媒体助力我们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午,合肥学院的江芳教授详细地向我们解读了《教师如何申报课题》。
22日上午同一时间,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建军教授带来的是《教、研、修、述一体化的实践建议》,王教授向我们分析了为什么当下为师不难,从教不易,今天的教育属于政治问题,教师身上担负着重大的使命,所以我们要“变”,我们要研究,因为每个时代都在悄悄犒赏会学习的人。
下午铜陵市瑞龙小学校长、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陆常波给我们讲解了《依托教育科研、打造卓越教师》,更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如何坚持前行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特别是最后结课时,我校姚能文老师为陆校长吟诗一首,更是惊艳全场。
23日上午,全国知名专家高纪良教授,在《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有效修为》中,教导我们要有跳出学科看学科,跳出课堂看课堂,跳出教育看教育的这样一种境界。以及关于教研组建设、关于评课体系框架等,高教授都有深入的研究,最后我们跟着高教授一起高唱他改编的“吉祥三宝”和“心太软”,歌曲真实生动的道出了当前的教育现状,娱乐之余令人深思。
下午,北京华师教育研究院的梁恕俭副院长在《诗意语文与高效课堂》中,通过自己的一个个真实教学案例,让我这个不懂语文的数学老师也爱上了语文,同时也启发我在追求高效课堂的路上,应该永无止境。
24日上午,《中小学教师教科研方法指导》由华东师范大学胡耀宗教授主讲,胡教授在前面几位专家关于课题报告的基础上,手把手教我们如何选择和明确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进行有质量的文献检索、整理,甚至是如何寻找自己领域里的“高人”,非常接地气,实用。
五天的精彩培训让人意犹未尽,它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回归到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心怀梦想、充满期待,更相信以后的职业生涯一定会更好的向上延伸和成长。
供稿:吕会 审稿:丁家海
- 上一篇:“方塘”引活水 骨干有情怀
- 下一篇:新站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研修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