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文汇

书香校园|超越自卑,塑造自我——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2023-07-28

编者按:2023年,学校申报的项目《打造书香校园  奠基幸福人生》立项为新站高新区中小学特色发展专项行动第二批创建项目创建该项目,旨在通过书香校园建设形成学校特色发展品牌,进一步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同时在教师发展层面,树立“大阅读”意识,实施教师阅读工程,通过培训和科研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书香教师队伍。本学期,学校开展教研组共读一本书活动,教师们积极撰写读书心得,进行读书分享,现择优推送部分优秀读书心得,以飨读者。


    

《自卑与超越》这本心理学书籍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平常涉猎的书籍大多与专业课或者学生心理有关。对于这样一本专业性强的心理学著作,想要看完和读懂不是件易事,更不必说将书中所学所悟应用于工作生活中。但即使再难啃的一本书,读完后也会有“雁过留痕”的一些思考和感想。

从书的目录部分看起,整本书共十二章,包含了以下章节:生活的意义,身体与心智,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与同类,爱情和婚姻。从目录部分大体上猜测出作者的写书思路,从身心两方面探寻自卑感与优越感的起源,然后给予自卑感与优越感的定义和阐释,再探寻影响这两种心理感受的多种因素,最后谈及它们产生的影响。带着这样的心理预估,我再进入正文的阅读,验证我的猜测,同时也在学习作者如何向我这样的素人读者介绍这两种心理感受。

①生命的意义在他人

本书第一章节讲得是“生命的意义”。开篇即大格局、大命题、大手笔。秉持着虔诚的心理去拜读,迫不急待想解开这“绝世之谜”,活他个明明白白。

读罢,略悟“生命的意义”都是你所谓的意义,没有你也就没有了“你的生命的意义”;有了你,“你的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你的一切观点、态度、行为、言谈举止、习惯和性格中,你所思所想所为就是你当下“生命的意义”的体现。我理解,就是“我在,意义即在;万千生命,万千意义”。

②个体心理学把思想和肉体作为整体

思想和肉体之争,唯心和唯物之辨,一直难以论个清楚。作者谈到,个体心理学的解决之道在于,把肉体和思想当成整体,因为人们来治疗都是肉体带着思想来的。

心理学的存在就是为了探索个人所有表现的意义,找出他或她的目的何在,并将此目的与他人的目的作对比。

说到这里,我也能渐渐明白,心理学其实就是一台“肉体破译机”,通过解读肉体的每一个细小表现,来分析思想的目的所在。人们的每个行动,都经历了一个“肉体感知环境——信息反馈思想——思想判断分析——指挥肉体反映”的过程。比如,一个人抢劫,根源于贫困感,错误不在于行动,而在于思想误判了信息,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实现目的。同样一个有贫穷感的人,思想正确判断的话,就会通过正规途径谋取财富。而思想的判断力或者说心理目标,在4、5岁的时候就会逐步形成。

按照这个逻辑,先天缺陷的孩子就会出现两级分化,要么囿于缺陷不能自拔,要么找到战胜缺陷的方法而发展出其它优势。这样看来,比如一个脾气火爆的人,为什么总是会批评、指责或者攻击他人。因为当肉体感知环境带来的困难后,思想无法给予正确的解决办法,长期以来就形成这一种途径——通过发脾气来解决困难。再试着往深里挖的话,这源自小时候养成的惯性,每当遇到困难,发脾气暂时能解决问题,长此以往思想就会形成这种惯性指令。比如,我们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会哭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形成哭的惯性,当然成人后“哭”会换成意愿表达等其它不同的形式。

③人类在超越自卑中获得优越感

我理解,自卑感是一种人人都有的感觉。自卑感源于面对问题无法解决时产生的情绪。如果自卑感出现,我们不主动采取措施,去破解问题和矛盾,任由其发展下去,并且坚信自己永远无法解决,这样就产生了自卑情结。当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就会产生优越感和满足感,自卑就会变成自信。

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生的意义在于奋斗,直面自己的弱点,不断挑战自己,在奋斗中不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这就是生活的意义,这也是优越感的来源。

教科室 供稿:朱璐璐 一审:冯晨 二审:潘国强 三审:梁昌波

分享到:
手机端二维码
手机端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